有图有真相,枝角类、桡足类不再分不清!

[复制链接]
查看327 | 回复0 | 2022-10-16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枝角类

枝角类是指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的动物。枝角类通称水蚤,俗称红虫或鱼虫,体长一般为0.2~3mm。

身体左右侧扁,分节不明显,具有一块由两片合成的甲壳,包被于躯干部两侧。

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第二触角十分发达,枝角状,为其主要的游泳器官。后腹部结构和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

枝角类大多生活于淡水中,仅少数产于海洋。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枝角类营养丰富,生长迅速,是水产经济动物幼鱼和鲢、鳙的重要天然饵料,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较常见的枝角类有大型溞(Daphnia magna)、隆线溞(D.carinata)、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蒙古裸腹溞(M.mongolica)和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等。见图2-1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12

1.大型溞(Daphnia magna)(a.♂ b.♀);2.隆线溞(D.carinata)(a.♀ b.♂);3.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a.♀ b.♂);4.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a.♀ b.♂);5.蒙古裸腹溞(M.mongolica);6.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a.♀ b.♂)
桡足类

桡足类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一类小型、低等的甲壳动物。身体狭长,体长为1~4mm,最大可达13mm,分节明显。

一般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愈合的结果,一般不超过11节。体分前体部和后体部,在两者之间具一活动关节。

第一触角比较发达,为运动和执握的器官。躯干肢六对,第一对为颚足,后五对为步足,又称游泳足,其中前四对构造相同,双肢型,第五对常退化。

两性有异,是桡足类的重要分类依据。腹部无附肢,末端具一对尾叉。发育经过变态,即有无节幼体期和桡足幼体期。

桡足类一般营浮游生活,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是水域浮游动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水域食物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大型中镖水蚤(Sinodiaptomus sarsi)、分叉小猛水蚤(Idya furcata)等。

也有很多种类如锚头鳋(Lernaea)、中华鳋(Sinergasilus)、鲺(Argulus)等营寄生生活,易寄生于鱼类的鳃、皮肤或肌肉中,引起鱼类的疾病。见图2-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13

1.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a.♀侧面观 b.♀背面观 c.♀P5d.♂侧面观 e.♂背面观 f.♂P5);2.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a.♀背面观 b.♂背面观 c.♂P4d.♂P5);3.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a.♀整体 b.P1外肢末2节 c.P5d.P4内肢末节);4.大型中镖水蚤(Sinodiaptomus sarsi)(a.♀整体 b.♂P5c.♂P5左足内外肢 d.执握肢末3节);5.分叉小猛水蚤(Idya furcata)(a.♀第一触角 b.♀第二触角 c.♀P5);6.锚头鳋(Lernaea)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