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头条 售价提高近1/3!一“咸”一“淡”养殖风生水起!成功关键,在于这些养殖模式......

发布时间 2024-09-18 00:26:48
扫码打电话
  • 市场动态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售价提高近1/3!一“咸”一“淡”养殖风生水起!成功关键,在于这些养殖模式......

秋风起,蟹脚痒、鲈鱼肥。浙江人的饭桌上,常言道:无鲜勿落饭。
说起“鲜”,将淡水、海水两类水产品都做得风生水起的,浙江要属其一。


近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23个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高标准推进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等。浙江两地列入全国试点——“水晶晶”湖州市南浔区、“青蟹老家”台州市三门县。
几经浪沉浮,赚来一口鲜。早在10年前,浙江便成为全国唯一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如今,浙江一“咸”一“淡”试点,如何做好加减新法,让更多人觅得浙江这口鲜?
PART01鱼蟹住进“豪宅”

众所周知,好水养好鱼。
近来,业内人士多有吐槽,碰上高温天,水溶氧量少了,鱼代谢还快了,吃得多、拉得多,为及时换水,甚至得通宵巡塘。
而在南浔,庆渔堂智慧养殖运营中心数字生态渔仓,100多个蓝色圆桶整齐排开,养在其中的上千尾加州鲈鱼,住进“别墅”、吹着“空调”。外头直冲40摄氏度的高温,让庆渔堂智慧养殖运营中心总经理沈国根汗如雨下,但鱼不受影响,游得欢腾。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起源地,千年“养鱼经”就此上了新。
这一新法,学名“陆基圆桶养殖”:桶内装有智能蜂窝池养殖系统,自动净化、增氧,并恒定温度在22至28摄氏度之间;桶下则是集中排污装置联通尾水处理系统,自动排污、净化,循环利用。
沈国根算了一笔账,新设备加持下,不仅鱼提了质,更错峰增了产——加州鲈鱼对水温有要求,一般四五月放苗、养到年底起塘捕捞,今年恒温放苗早,10月中上旬即可买卖。“100个圆桶,产量估摸15万斤,因提前上市,一斤价格能提高近1/3”。
而生性喜斗、不爱群居的青蟹,则是从泥塘搬进了“单身公寓”。
在台州市蓝岸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5000个蓝色“小单间”,密密匝匝8层,齐整垒在1200平方米的车间中。不仅模拟天然洞穴环境,还配备排污系统,控温控光、杀菌消毒等设施一应俱全。
“当青蟹长到三两左右,统一安排‘公寓’,再等它们蜕完一次壳、长到半斤左右卖出,腾出‘房间’,为下一波蟹苗做准备,如此循环往复。”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穿梭在“公寓楼”间,时不时打开隔板,检查“一户一蟹”的健康状况。

工作人员在检查住进“公寓”的青蟹情况。共享联盟·三门站供图
“这还不够。”据养殖户透露,如今送三门青蟹上餐桌,还添了一道工序——“净化暂养”,通过智能温控净化系统循环水暂养,让青蟹处于低温半冬眠状态三五天,“吐”去带着的些许泥土味,“好上加好”。
PART02讲究更优搭配

鱼鲜海鲜,都图一个“鲜”字。
有人说,鲜有三重境界:一曰鲜美、二曰肥美、三曰鲜甜。而鲜的品质,以往多靠水吃水,全看所处气候、山川湖海等自然条件。
今天,大有不同。“就像合格的吃货,要懂得食材的搭配,才能吃得讲究。现在的养殖大户,也要懂得其中搭配,才能养出门道。”业内人士多有表示。
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天还蒙蒙亮,雪贵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华法已经忙活开来,伴随持续的“哗啦”声响,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红膏青蟹倾笼而出,系绳、入筐、装车,直奔当地海鲜市场。
“经过生态化改造后,养殖环境稳定了,青蟹自然长得好,病害也少了,亩产从五六十斤涨到80多斤。”谈及自家的养殖塘,陈华法喜笑颜开。
优质的滩涂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让三门多海鲜养殖大户。
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浦坝港渔业科技服务站站长王芳芳告诉记者,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为最大程度利用空间、提高产值,多少夹带点“私货”,“大家按照自己的养殖节奏,立体混养模式粗看相似,细看则各不同”。
在陈华法的养殖塘里,便是混养着青蟹、血蚶、小白虾、蛏子等小海鲜。不仅充分利用上、中、下层水体空间,混养品种还能吃掉青蟹多余饵料,控制氨氮含量、保持水质清洁。

三门养殖户抓起自家养殖塘里的青蟹。潮新闻记者 朱海伟 摄
此外,抬眼望去,其中一角,被碧绿的海马齿生态浮床占据;排水口附近,则是用牡蛎壳装筐围了一圈生态滤坝;岸边有一排贝类平面流池子外,还立着一个布满管道的架子。
“这个架子,是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光合细菌用的。”陈华法介绍,塘中的贝类、藻类、光合细菌均能进一步吸附、降解尾水有机物,降低氮磷含量。而尾水经过生态浮床、生物滤坝和平面流处理后,还可循环使用,实属他的增产法宝。
王芳芳坦言,各家各法,但殊途同归——提高亩均效益的同时,讲究通过其中生物的搭配,供给更清洁、舒适、生态的养殖环境。
PART03源头做好加减

三门、南浔这一“咸”一“淡”养殖地,为何在一众水产重镇脱颖而出,成为试点?
业内人士无不表示:源头种苗是关键。
“必须得走科技的路子,从种苗抓起。”养殖户坦言,三门青蟹品牌虽有优势,但单靠野生苗,再加多少养殖新法,存活率也难超10%。

三门湾滩涂上的青蟹。受访者供图
经过多年迭代,青蟹苗“甬台一号”“三门一号”,不仅生长快,3月左右即可养殖一茬;批次稳定,除了冬季都能放苗养成,轮捕轮放等。而且各个壳薄、螯大、色泽光亮,绿色无污染,一斤价格即便在160元左右,依旧备受消费者青睐。
如此三门“蟹老大”,如今更是爬出舒适圈,被养殖户带去江苏、山东,甚至马来西亚、莫桑比克。今年年初,面对从莫桑比克成吨“飞”回三门的青蟹,从业者笑称:在莫桑比克的养殖成本要比在三门低一些,要不是航空公司舱位紧张,能发更多货!
“但育苗成本仍偏高,目前三门青蟹种苗仍处规模化繁育技术攻关进行时,致力于高产养殖模式的探索及成果转化。”在王芳芳看来,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路上,依旧亟需政企科研院校协同发力、持续努力。
对于百公里外的淡水鱼都南浔,担心的却是另一件大事。
此前,南浔养殖规模大,但苗种多“散装进口”。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超数了数,鲈鱼苗来自广东、青虾苗来自江苏、黄颡鱼来自四川……“这无疑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渔业病害风险等,不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南浔水晶晶鱼塘。受访者供图
某龙头种业公司的进驻,逐步扭转局面。两年来,离实现年产加州鲈鱼苗1亿尾、罗氏沼虾苗10亿尾、黄颡鱼水花5亿尾的目标,更近一步。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水产头条君 企业认证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