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面跳跃的可能原因分析,不慌乱要从容,要分门别类的应对

[复制链接]
查看944 | 回复0 | 2021-4-3 17: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要知道,一但出现鱼儿频繁跳出水面,那么基本可以判定鱼儿多多少少有一点(些)问题。本文就鱼的“跳水”异常行为的可能原因,作一分析,仅供参考。
1617441488357663_412.png
1.鱼的受惊导致的跳跃

惊恐其实同属一类应激性反应。惊恐可以来自天然的原因,比如天敌、食肉性鱼类、甚至突然地大团水草或水下异物移动等;更有人为的惊恐,比如岸边的嘈杂声音、异响、撒网、船只等等,也都会明显造成一些鱼的惊恐性应激反应。从而本能的跳出水面。由于此类也是一种应激性反应,鱼也会用“跳跃”来应对。
1617441504802359_602.jpg

2.鱼病寄生虫导致的鱼跳跃

鱼病和寄生虫是常见许多鱼水面跳跃的主因,许多养殖人也以此注意鱼病和水体消毒的问题。尤其水质的明显改变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鱼体的抵抗力,甚至导致其寄生虫和体表鱼病的出现。此时鱼就经常表现出“异物感”般的跳跃,就像试图甩掉寄生虫一样,或者痒痛难忍。这现象在许多动物身上常见。针对此类病态鱼,使用针对病鱼适用的杀虫药剂。或者就期待鱼体的适应性自愈,生物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也是不容小视的。
1617441523961252_880.jpg
3.水质导致的应激性跳跃

鱼是冷血动物,水质相关的诸多方面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水质突变甚至水温明显分层的时候,鱼都会产生一定应激性的“躁动”,情况严重就会出现跳跃。这个现象很普遍而且好证实,比如鱼池大水流的补充冷水、突然感知水质变化物或感到不适等,许多鱼都表现出应激性的跃出水面。这个现象不仅在大量人工水质改善的时候,比如久雨乍晴、大雨或泄洪导致进水量猛增等,也都会出现许多成鱼甚至小鱼在水面跳跃。
1617441544207637_436.png
总而言之,鱼的“跳跃”行为不是好现象。但我们要理解和认识鱼“跳跃”的方方面面原因,本质还是要遵循科学理智客观的把握,有的放矢的,不慌乱要从容,分门别类的应对。

就这几天,到处有养殖户向我反映,晴天出大太阳,鱼(草鱼、鳊鱼)反而靠边扎堆起浮特别厉害(阴雨天没这么严重),其结果就是惨状发生,连续多天捞死鱼,一个20亩左右的塘,严重到每天捞好几百条甚至上千条鱼(有养草鱼的,有养鳊鱼的),养殖户捞鱼都捞得歇菜过去,搞得没劲,心情忒不好(可以说这是所有养鱼人遇到死鱼捞鱼这种扎心的事同样的感受),遂向我询问原因,我经仔细查看水质情况和鱼的表现症状,最终得出结果,引起鱼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并是水霉。
1617441560108104_25.jpg
当水霉发病初期还是容易解决,一旦鱼身上长毛,且菌丝扎到鱼体肌肉里面就不太容易搞定,鱼会逐步消瘦而死,且死亡量大,必然会引起大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水霉一旦发展到后期,鱼身上长毛就很难根治。
1617441592428779_411.jpg
尤其现阶段草鱼苗价格高不说,而且还很紧俏,因此在放苗时一定要操作得当,防患于未然,比如放苗之前一定要注意看天气,要选择连续多天的天气稳定才考虑放苗,千万别急于放苗,最终酿出大错,在转鱼的过程中不仅鱼苗要进行药浴,而且下到塘里,这个放苗的池塘也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而且下好的鱼苗要连续多天的观察,包括吃料情况等,特别要注意游边靠岸的鱼的体表特征,如果鱼吃料情况还不错,就赶紧做内服保健以增强体质,这是个关键点,一定要闹闹把握住。
1617441607883560_294.jpg
现在好多塘,除了得水霉很严重外,水色要么就是过浓(浓绿),要么就是发黑,要么就是悬浮物过多,对于这种情况,调节水体也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不要小看调水,把水调到恰到好处非常不容易,很多养殖户与其说养不好一塘鱼,还不如说调不好一塘水。水质不好也是导致鱼发病的诱因,因此不可不察也,很多时候,给鱼治病之前,一定先把水调一下再来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17441625978630_392.jpg
关于用药,当鱼处于发病时,体质是很虚弱的,此时尽可能不要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要用温和型、对鱼小刺激甚至无刺激的正规药物,如有必要,不要怕麻烦连续多天多次使用。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