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养虾不用投药个头大,一季小龙虾一季鳜鱼效益更好

[复制链接]
查看284 | 回复0 | 2022-3-1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每年春末,小龙虾就开始爬上餐桌,直到秋末才偃旗息鼓。近年来,武汉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黄陂、新洲、江夏、蔡甸、东西湖、汉南均建立了小龙虾养殖基地,全市养殖水面超过30万亩。立春后,正是小龙虾育苗的关键时刻。怎么才能育好苗,走好走稳小龙虾养殖的第一步?怎么养虾才能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获得较好收益?2月18日,武汉市组织近50户水产养殖户及相关区农业局水产推广负责人,进行了小龙虾养殖培训。



送技术给政策,鼓励繁育优质虾苗



据了解,今年武汉立春后,气温较往年偏低,二月初的春雪、低温和冰冻,都会对虾苗生长有一定影响。

武汉市水产推广指导中心专家提醒,小龙虾育苗要从控制青苔、池塘肥水、投喂优质开口饵料、种植水草等方面着手。万一遭遇倒春寒池塘发生结冰现象,要及时加水,防治小龙虾苗冻伤病。同时还要保持水质环境的肥沃、洁净以及稳定的pH,以保证小龙虾的健康活性。

针对小龙虾育苗池的管理,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专家特别指出,巡塘检查要积极。专家解释说,早春的小龙虾活动量大大降低,但是天气一旦放晴气温升高,小龙虾就会出洞进行觅食等活动,因此要定时定期检查小龙虾的活动情况,随时观察摄食量是否有较大的变化,及时投喂。

另外,武汉今年积极鼓励水产种苗的繁育,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2022-2025年期间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有关政策意见》,以奖代补,对于水产苗种繁育量达到120亿尾以上,新获得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称号及复审通过的企事业单位分别按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给予奖励。



一季虾一季鳜鱼低密度养出大虾



近几年,武汉市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但不少养殖户技术不过关,急功近利多投苗,收益并不好。武汉市水产推广中心唐德文主任解释,密集的养殖,容易发生小龙虾病害,增加投食投药的成本。这样养出的虾,品质不高,虾也长不大,在集中上市期价格非常低,养殖户效益低,甚至有可能亏本。“此次组织小龙虾养殖培训,就是希望通过培训,教养殖户转变思维,养大虾,养优质鱼,轮养,池子一年不空,这样风险低,效益更高。”

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专家朱思华介绍,“1~6月养殖小龙虾,7~12月养殖鳜鱼”这种一池两用的轮养模式,在2021年进行了试点,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按照这种轮养模式养殖小龙虾,一亩地只产200斤大虾,一只的重量能达到7钱左右,这样的虾,无论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地头批发价都在20元/斤以上。“虾的密度低,虾不容易生病,基本不投药,投喂的饲料成本也降低了,光虾季,一亩收入就在4000元以上。”

虾季结束养鳜鱼,也是因为鳜鱼的市场销售行情比较好。“安徽近年来发展臭鳜鱼加工业,武汉距离安徽较近,因此鳜鱼的市场价这两年一直较高,一斤重鳜鱼塘边收购价30元起。而且鳜鱼只需要长到1斤到1.5斤,6个月的养殖时间足够了。”唐德文说。

“鳜鱼养殖对水体的要求高。只投放200尾,和小龙虾一样,低密度养,一亩产200斤,收购价30元/斤,可以收入近6000元。两季轮养,共收入9000多元,投入却只需要约3000元。关键的是,好虾好鱼不愁销。看上去简单的养殖,却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给养殖户带来稳定收益。”朱思华提醒养殖户,虽然这种方式看上去简单,但是管理一样要跟上,养殖户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养殖知识。

东西湖区新沟镇长湖村小龙虾养殖专业户刘涛介绍,自家承包鱼塘30余亩,这几年养虾收入虽然不错,但有下降的趋势,参加了小龙虾培训班后,他决定今年在养殖小龙虾的基础上增加养殖鳜鱼,力争年收入翻番。
来源: 长江日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