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镇每年罗氏虾交易额达12亿元,3万亩虾塘如何"生态突围"

[复制链接]
查看2508 | 回复0 | 2022-1-21 0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站在高邮龙虬镇虾产业园塘边小路上放眼望去,碧蓝天空下是连绵成片的虾塘,与矗立田间的风力发电机遥相呼应,勾勒出了一幅冬日龙虬独特画卷。作为中国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龙虬罗氏沼虾”不仅是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这两年,随着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养殖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今后每个塘口排水口都会安装水质监控仪,超标排放第一时间就会报警。”1月15日下午,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进虾产业园简易的集装箱办公室里,龙虬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季茂春正和养殖公司技术人员对尾水排放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几个养虾大户也在认真旁听。“根据省里的要求,2023年6月1日,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水面尾水必须达标排放,对于我们龙虬镇罗氏沼虾养殖业,这是决定生死的时间表,只有跑在前面,全面实现生态转型,才能让这个富民产业继续繁荣下去,去年,我们在虾产业园完成了生态养殖样本示范,今年,咱们大户一定要紧紧跟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行走在龙虬镇田间地头,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看到,成片的虾苗繁育场,规模化的饲料厂、冷冻加工厂、水产市场一应俱全。如今,龙虬镇的罗氏沼虾年交易量约2.4万吨、交易额达12亿元,产品辐射江浙沪皖,远销长沙、重庆、武汉、南昌等地,虾仁更是杭帮菜“西湖龙井虾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若不抓紧养殖模式转型,罗氏沼虾这个产业会有很大的麻烦。”对于龙虬镇1000多户虾农来说,近3万亩的虾塘是带动致富的“金饭碗”。季茂春表示,探索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破解新要求带来的产业危机是眼下最紧迫的事情。从市里到镇上,大家都在想点子,找办法,技术上与华南师范大学生科院教授王安利的团队成功“牵手”,实践中成立了江苏高邮虾发展有限公司,并建成罗氏沼虾产业园,探索更加生态的养殖方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怎样实现罗氏沼虾生态养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实习生 张韦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